股票配资鑫东财配资

你的位置:股指期货鑫东财配资_股票配资鑫东财配资_集合竞价鑫东财配资 > 股票配资鑫东财配资 > 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 富得流油的江浙沪,最有钱的不是上海苏州

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 富得流油的江浙沪,最有钱的不是上海苏州

发布日期:2024-10-11 12:28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 富得流油的江浙沪,最有钱的不是上海苏州

金达威董秘:您好,感谢您的关注,公司目前未有该方面的信息披露。

有这样一座城市,地处江南地带,周边众“星”环绕,平日默默无闻,人称“江南老二”,就连此地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——惠山泉水,也只称自己为“天下第二泉”。

然而,一览近年来人均GDP数据,此地又出人意料地年年拔尖。

这座城市,就是无锡。

不同于上海、苏州,无锡的城市基调,主打一个chill。再看看无锡拔尖的人均GDP,苏杭人可能不禁发问:怎么名不见经传的无锡人,躺着就把钱给赚完了?

无锡,有多有钱

无锡,这座由太湖水滋养而成的千年古城,可以算作一个袖珍版的江南水乡。

三千年前,周太王长子自陕西到达今日的无锡梅村,建立勾吴国,从此开创了无锡的历史。自古以来,无锡静静地躺在惠山脚下、太湖水边,至今顶着“苏B”的车牌号,长居二线城市之列,不争不抢,淡然处之。

然而,就是这样一座城市,从2020年开始,连续四年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,超过了苏杭甚至上海。

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锡运河两岸自古以来“商贾云集、船乘不绝”,如今仍留下工业遗产30多处 / 图虫创意

是的,旁人看来,南京和苏州常年争抢江苏老大,而无锡这个千年老二,却一声不吭地拔得头筹。

2023年,无锡人均GDP达到20.63万元。与之相比,同年苏州人均GDP为19万元,杭州人均GDP仅16万元,而距离无锡150公里处的上海,人均GDP也没超过19万元。同上海类似,2023年,中国全国人均GDP仅8.9万元,无锡是其2.3倍。

一些经济学家认为,人均GDP超过1.2万-1.5万美元已经可以算作发达国家的门槛。按照1:7.2的汇率算,无锡的人均GDP约有2.8万美元,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标准。

不过,无锡之富,不仅仅体现在其人均GDP这个单一指标上。

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搜狐城市发布的《中国大城强城指数及各指标排行榜2022》,无锡的劳动生产率排全国第二,仅次于南京;万人专利授权量排全国第三,仅次于深圳和苏州。

这两个数据恰恰反映了无锡的致富秘诀:一是生产效率高,二则是自主创新水平高——这一致富“秘诀”,从无锡的产业结构便可见一斑。

2023年间,无锡有9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/ 图虫创意

从产业结构来看,无锡之富,主要富在工业发达。2023年,工业对无锡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46.1%;2022年,无锡工业GDP占比也有将近50%。

工业赚来的钱,则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,或者用无锡自己的话说,“战略新兴产业”。根据政府数据,2023年,无锡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,占据规上工业的41%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2%,意味着这座城市超过一半的产值,都来自这些高“科技”公司。

所以,无锡重点发展的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到底包含哪些?根据无锡政府出台的“465”现代产业体系,无锡要重点发展的“地标产业”,包括生物医药、物联网、集成电路、软件与信息技术等四大类。乍一听,就给人很有钱、很先进的印象。

所以,看似“平平无奇”的江南水乡无锡,是怎么变成今天的富裕之城的?

无锡,到底怎么变有钱的

曾几何时,无锡还不是现在的这幅“高科技”模样。

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,无锡在上世纪前半叶,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时,仍以纺织、缫丝、粮食为主的轻工业为主,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中轻工业占比达到97%。

改革开放之后,无锡的重工业发展加速,比重也不断上升。到1991年,无锡全市轻重工业比例已经近乎1:1协调发展,2009年,重工业比重则超过了轻工业,提高到了75%。

从主导产业来看,2010年前后,无锡形成了以机械、电子、化工及生物制药、冶金、纺织等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。同时,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提升。

2023年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318亿元,发明专利授权量11750件 / 图虫创意

其中,无锡冶金、机械及电子信息工业的发展,得益于八九十年代上海的产业转移。一方面,无锡承接上海机械、电子等污染强度较轻的产业转移,另一方面又向苏北或中西部地区转移出纺织、化工等污染强度较高的产业。由此,无锡完成了从高污染的重工业,到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心转移。

当时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城市,以无锡、苏州和南京为首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三地距离上海比较近,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,产业层次也与上海有一定梯度,因此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。同时,90年代以来苏南地区日益增长的外商投资,也加速了这一产业转移过程。

的确,外商投资,是推动无锡从传统轻工业到制造重工业,再到高新科技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力。

华瑞制药的产品已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注册,带动了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/ 图虫创意

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,从90年代以来,生物医药便是无锡的主导产业之一,如今也是重点发展的地标产业之一。

而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,离不开外商巨头的投资。早在1982年,中国和瑞典的第一家合资公司,华瑞制药,就落到了无锡马山。随后几十年,一大批世界著名药企和器械公司纷至沓来,包括阿斯特拉、纽迪希亚、通用医疗、阿斯利康等。2022年,无锡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形成了五个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。

那么,这些生物医药类的大佬,为什么选择无锡?

道理也和上海选择无锡几近相同——简单而言,就是区位优势,和环境加持。1982年,瑞典人来中国考察工厂选址时,从杭州一直考察到无锡,最终选定了无锡马山这一片当时还“鸟不拉屎”的地方。据瑞典考察团领队解释,主要原因有三:毗邻上海、四季分明,而且附近没有存在污染隐患的化工企业,符合WHO规定的“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规范”(GMP)标准。

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早、基础好,目前已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/ 图虫创意

一家合资药厂,引来了20多家合资、独资的医药企业落户,马山也从一家偏远乡村,变身为“华东药谷”,无锡六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之一,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园,就设立于此。

类似的,阿斯利康2001年在无锡设厂,总投资10亿人民币,到2006年时,阿斯利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80%的医药产品由无锡工厂生产,极大带动了无锡及其周边地带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。

外资、合资企业的存在,也推动了本土企业的萌生。2000年,药明康德在无锡诞生,短短二十多年间,收购多家医药外企,至2023年,营业收入已达403亿元,带动了无锡医药服务外包业的发展。

当然,除了经济、环境及区位因素,无锡吸引多家外资企业的另一个原因,还是其本身诚意够足。90年代起,苏南地区建设了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、环保园等,吸引外商投资。

到2004年,世界500强就已经有近400家在苏南投资,集中于冶金、机械、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与资本密集型行业,推动无锡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。

物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让无锡获得了中国“物联网之都”的美誉 / 图虫创意

同时,无锡各县域也依托区位优势,大力兴建港口,推动进出口贸易。例如,被称作全国“资本第一县”的江阴,就是利用地理优势和长江开发的时代红利,在2003年开发了江阴靖江工业园区,扩展水路运输和集装转口范围,两年内港口集装转口总额增长达5倍。

一手靠政策,一手靠外资,一手靠创新,无锡才得以开启自己“做大做强”的年代。

无锡有钱,但人不够多

无锡一步步有钱了,但无锡人却不见钱包鼓起来。

的确,无锡虽然人均GDP高,但人均收入并不多,工资也并不高。例如,2022年无锡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332元,低于南京的76643元和苏州的79537元。类似的,无锡的工资收入也低于后两个城市,人均工资性收入比苏州低了3000多元。

况且,人均GDP并不是代表人口富裕的最佳指标。因为像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,高人均GDP,还有点沾了人口少的光的嫌疑——2023年末,无锡常住人口749.50万人,少于经济体量相近的长沙、青岛近300万人。

所以,人均GDP就像是“一袭华丽的袍子”,一面是无锡连年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,另一面,则也揭露出无锡目前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:人不够多。

2021年末无锡全市户籍人口515.25万人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1.48‰ / 图虫创意

近几年,尽管无锡常住人口还在增长,但增长量却几乎连年下跌。2020年至今,无锡每年常住人口仅增长1万多人,直到2023年,无锡常住人口只比上年增加0.42万人。

与常住人口相比,户籍人口增长更显惨淡,2020-2021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为负。这意味着,就算是人才来无锡常住,也不想在这里落户,多是将无锡当作一个跳板城市。

是的,百年前那个人才济济的码头城市,如今最大的问题,就是人才紧缺。而人才,又恰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

针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学研究指出,人口增长率在0.21%-0.75%之间时,最有利于科技产出导向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。对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为负的无锡来说,这固然不是个好消息。

例如,无锡隔壁的苏州,2020年常住人口1275万人,是无锡常住人口的1.7倍。其中,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才数量287万人,约占总常住人口22%;适龄劳动人口886万人,占比近70%。截至2022年,无锡人才总量刚刚超过两百万,而隔壁的苏州人才则已有370万,可见无锡在人才市场里的招牌还不够大。

此外,苏州拥有31所大学、研究院,200多所高校合作机构,中科院在苏载体机构共34家……反观无锡,一整个城市只有一所“末流211”:江南大学,此外仅剩2所本科和11所专科。

江南大学2022届应届毕业生中,本省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9.9%留在无锡,24.2%流向苏州和南京 / 图虫创意

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人才,正是创新发展的关键,因为有了人才,才能推动自主创新。在人才密集的苏州,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超过1398家,计划在2025年,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%。

因此,综合来讲,根据联合国人居署数据,在城市经济竞争力上,苏州也和无锡拉出了不小的距离——苏州位列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第25名,而无锡则远居其后,仅为第65名。

这还只是个邻居城市苏州,更遑论拥有92所高等院校的北京、69所高等院校的上海,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了。在众多一线城市面前,无锡在人才市场里,又变回了那座“无名小城”。

“太湖人才”“城市人才伯乐”“城市人才巨头”……为了吸引高质量人才,无锡也在绞尽脑汁。不过,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逃离北上广深,回到二三线小城追求一份岁月静好。而无锡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,作为“有钱城市里最chill的、chill城市里最有钱的”地方,或许也能趁此时机收割一批高质量年轻人才,从而搭上人才红利的末班车。